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2015年12月19日:不要阻止幫助孩子成長的8大「壞習慣」

不要阻止幫助孩子成長的8大「壞習慣」

很多大人喜歡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寶寶的一些“壞習慣”,並試圖去阻止和改掉。
專家指出,寶寶的一些舉動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呢!
寶寶一天天長大著,從第一次發音模糊地叫出爸爸媽媽,到自己拿湯匙吃飯,從天天躺搖籃到匍匐前進,這一點一滴的進步都給家人帶來無比的喜悅。
然而,隨之而來的“壞習慣”也讓媽媽們苦惱不已。
專家提醒家長,有些習慣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媽媽只需引導即可。

1.亂“吃”東西
1歲以內的寶寶都喜歡把能夠抓到的東西放到嘴裡“嚐嚐”,大人覺得很不衛生,通常都要把東西從寶寶嘴邊拿掉,甚至還會喝斥“不許吃,髒!”其實錯的是大人,而不是寶寶。
12個月以前,寶寶感知世界的開始就是他們的小嘴,大人千萬不要強行阻止。

2.越大越怕生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6個月以前誰抱都高興,可是六個月以後卻越來越怕生。
家裡來了客人或換個環境就不開心,甚至大哭大鬧,這讓爸爸媽媽很是尷尬:“怎麼寶寶越大越沒出息了呢?”事實上,“怕生”是一種成長現象。
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已經開始會區分親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寶寶在腦子裡檢索不到眼前這個陌生人的形象,就會感到不安:“這個傢伙是誰?”不要強逼著寶寶給不熟悉的人打招呼,這會讓他更害怕。

3.讓人頭疼的“搬運工”
寶寶長到一歲多時,可以滿地亂爬亂走,不少爸爸媽媽開始頭疼了:小傢伙特喜歡搬東西,只要能拖得動的東西,就會從這頭搬到那頭,又從那頭搬到這頭,忙得滿頭大汗卻樂此不疲。
甚至經常有時候,你找不到你隨時會用到的小物件,因為它被寶寶無意的“藏”起來了。
其實,爸爸媽媽完全不必為此煩惱,當寶寶發現許多東西會因他的努力而發生改變時,就會很有成就感。
你要做的就是經常來整理家裡的物品,同時滿足寶寶的搬運需求和你找到自己東西的需求。

4.到處亂爬
在地上爬來爬去多髒啊!媽媽們一般不喜歡讓寶寶在地上亂爬。
但爬行是寶寶行走的第一步,而且爬行還能加強寶寶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協調,能較早地讓寶寶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認知能力的發育。
很多已經會走的寶寶,也會突然爬下來看世界,對於陌生的環境,除了畏懼感,寶寶也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通過自己動手去探索、認識和了解世界,自娛自樂。

5.亂扔東西
東西扔到地上,或是嘩嘩地倒掉,這是孩子們特別喜歡做的事情之一。
把倒掉的東西重新放回桶裡,接著再倒。
這樣反覆玩,孩子們會感覺非常開心。
你把玩具遞給寶寶,他看都不看就扔到地上。
你撿起來,他再扔。
有時候寶寶抓到什麼都扔,水杯、湯匙、飯碗……扔東西其實是一種“嬰兒遊戲”。
寶寶在不斷重複的遊戲動作中,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境的認識,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為日後的認知發展打基礎。
“扔”和“撿”之間的眼神交流、身體接觸,滿足了寶寶的情感需求與情緒發展,親子關係得到進一步強化。

6.用手抓飯
一歲左右的寶寶經常用手抓飯吃,或者是寶寶會使用勺子、筷子的時候,還不小心把食物灑在桌子上或地板上時,孩子往往會用手去摸、去捏、去抓這些食物。
很多家長會立即制止這種“不規矩”的行為。
其實寶寶用手抓飯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食物的熟悉度,逐漸培養他們對食物的興趣,還能避免寶寶長大後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這是孩子想了解食物質感的一種方式,你不要生氣地加以製止。
吃飯和讀書都是需要慢慢培養興趣的,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接觸食物的顏色、形狀和特質吧。

7.吃手指
寶寶四五個月的時候喜歡吮吸手指,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孩子是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認知事物、感知世界的。
吃手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一種心理需求和行為,是寶寶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
在正常發育情況下,寶寶不會養成吃手的習慣,家長不必擔心,也無需設法阻止。
強硬地制止孩子吃手,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8.愛玩衛生紙捲
當寶寶逐漸長大,你發現他開始喜歡拆東西,通常喜歡把捲好的線軸或磁帶解開,再重新卷好。
其實這對鍛煉孩子的小肌肉很有好處。
很多媽媽說,孩子特別愛玩衛生紙捲,道理也是一樣的。

資料來源:
http://b.babyface.hk/h/growth/189-%E4%B8%8D%E8%A6%81%E9%98%BB%E6%AD%A2%E5%B9%AB%E5%8A%A9%E5%AD%A9%E5%AD%90%E6%88%90%E9%95%B7%E7%9A%848%E5%A4%A7%E5%A3%9E%E7%BF%92%E6%85%A3.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