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20190723:【家長教養】面對孩子發脾氣 家長需學習的10個教養貼士@Oh!爸媽

20190723:【家長教養】面對孩子發脾氣 家長需學習的10個教養貼士@Oh!爸媽

資料來源:
http://www.ohpama.com/442713/pamajunior/%E5%AE%B6%E9%95%B7%E6%95%99%E9%A4%8A_%E9%9D%A2%E5%B0%8D%E5%AD%A9%E5%AD%90%E7%99%BC%E8%84%BE%E6%B0%A3-%E5%AE%B6%E9%95%B7%E9%9C%80%E5%AD%B8%E7%BF%92%E7%9A%8410%E5%80%8B%E6%95%99/

--------------------



【家長教養】面對孩子發脾氣 家長需學習的10個教養貼士


隨著BB長大,他們開始會發脾氣,可能是因為被其他小朋友搶走了玩具,因而生氣;可能是因為撞倒跌倒而生氣。如果這些事發生在公眾場合,父母應該會覺得更加尷尬。為了令孩子乖乖聽話,便會用了錯誤的方法,訓斥他們。
美國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指出,幼兒在學齡前做出的打、咬、拉扯行為,是每個人在成長發展的必經階段。隨年紀長大,以及開始上學讀書,學習到守紀律,他們的暴力行為便會慢慢改善過來。
雖然如此,這並不代表家長可以放任小朋友亂發脾氣。因為如果長久下去,或可能變成縱容,不加以糾正,嚴重起來可以影響他們的性格分展,變得非常自我中心。面對子女動怒、發脾氣、郁手打人時,家長或可以參考以下這些小貼士,嘗試作出制止和管教,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
1. 先用心傾聽

小朋友發脾氣時,情緒已經非常不穩定,如果以硬碰硬,只會帶來反效果。所以家長要保持平靜,先細心聆聽他們,表現出關注,先平伏他們的不安情緒。
2. 適當地作出反應

平伏情緒是第一步,控制他們的暴力行為就是第二步。譬如當他們在踢人、打人,家長可以先將他們馬上抱離現場,因為必須讓他們明白這種行為是不恰當,有需要立即停止的。
3. 陪同他們遠遠觀察學習

有時家長的訓話,他們一時三刻未必會聽入耳。從其他孩子的行為中學習,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家長可以將自己的子女抱離場,然後陪同他們觀察其他小朋友的行為,繼而再跟他們作出檢討。

4. 認同孩子情緒

孩子發脾氣,就是一種情緒發洩。所以不管孩子是否有錯誤在先,也要給孩子宣洩不良情緒的機會。家長不妨允許孩子進行一些活動,先表達不安情緒,如在紙上畫畫、打枕頭、被子等。然後家長可以把握適當時機,透過說話、擁抱,作出安慰。
5. 教導他們道歉

發脾氣打人、吵鬧過後,家長要教導他們負責任,做錯事一定要懂得認錯。或許他們一開始會有所反抗,甚至心有不甘,但家長要讓他們明白道歉是一種有承擔的表現。
6. 父母以身作則

家長亦要做個好榜樣,讓孩子學習模仿。試想想,如果子女總是見到父母因小小事就亂發脾氣、動輒就大打出手,長久下去,小朋友又怎會不學壞呢?尤其是幼兒階段,孩子很容易透過模仿,養成這種發脾氣、破壞東西等的暴力行為。

7. 適當的嘉許

當小朋友的行為有所改善後,家長可以予以適當的鼓勵和嘉許。當他們受到稱讚後,日後會更願意朝著好的方面去表達情緒,改善亂發脾氣的情況。

8. 轉移注意力

幼兒的注意力難以維持一段長時間,大概只有35分鐘。所以萬一小朋友執著在一件事情上哭鬧不止,家長不妨可以轉移他們注意力,到一些新奇、好玩的事物之上。

9. 藉以測試父母的底線

發脾氣的行為有時不單只是表達憤怒情緒,有時候更可能是想測試父母的容忍程度。所以面對孩子發脾氣、打人踢人,家長盡可能保持保持一致的反應。如果他們見到父母的反應朝三暮四,或有可能重覆同樣的發脾氣行為,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10. 做好約定

待孩子平伏情緒後,家長可以跟他們做好協定。要防止他們做出同樣的行為,家長就必要先跟他們約法三章,令他們明白再次犯錯,就有需要接受懲罰,為自己的行為作出承擔。

資料來源:英國babycentrePhysical Aggression During Early Childhood: Trajectories and Predictors、中國Sin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