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2015年3月23日:就由懷孕開始,每天隔著肚皮和BB談心@美國雅培

就由懷孕開始,每天隔著肚皮和BB談心;
出生後,再配合BB發展來因材施教,陪伴BB共行成長路!

*BB在媽媽的肚內真的聽得見嗎?
發展中的胎兒早在懷孕期4週已有內耳窩的形成,大約16週左右開始聽到聲音;
直至28週,胎兒能對聲音產生行為反應及初淺的記憶。
據研究顯示,準爸媽多對著胎兒談天或播放合適胎教音樂,有助胎兒的IQ及語言發展,而且出生後其情緒會較穩定,並更容易與爸媽建立情感聯繫。

*哪些是合適胎教音樂?
胎教音樂的選手是注重節奏和音量。
胎教音樂宜較和諧,與媽媽心律跳動節奏相近的,如音樂家威爾弟和莫札特的樂曲。
按科學家的研究數據顯示,其聲音的頻率約在250-500Hz,強度約70dB,胎兒就能對聲音作出回應,令胎兒最感安穩、愉快。

*隔著肚皮跟BB "GIVE ME FIVE" 有什麼用處嗎?
準爸媽的一個 "GIVE ME FIVE" 對胎兒有著積極的意義!
法國心理學家貝爾納‧蒂斯認為當準爸媽把溫暖的手輕撫肚皮時,同時配上說話,胎兒便能感應你們傳遞給他/她的愛意,便他/她安全感提升、更愉快。
準爸媽們,隔著肚皮與胎兒多互動吧,有助BB情緒發展與建立感情!

*BB在哭,新手爸媽有什麼法寶?
哭是BB表達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方法。
在BB哭鬧時,爸媽們可嘗試先了解及解決BB各種生理性需要,如喝奶、換尿片、冷暖等。
如非生理性需要,爸媽們可嘗試運用一些「白噪音」來安撫BB。

*甚麼是「白噪音」?
有沒有發現,很多哭鬧中的BB一俯在媽媽的胸前,便快速地安靜下來呢!
這個情景誘發了科學家的好奇!
觀察發現:因BB俯在媽媽的胸前時,會聽到一種非常熟悉的聲音-----媽媽的心跳聲。
同時,他們鑽研心跳的音頻和節奏時發現,原來大自然的聲音如一些海浪聲、微風吹樹葉的聲等,都像心跳聲一樣有着平穩的節奏與輕聲嘶嘶的效果,讓BB感到安全並能幫助80%以上的BB止哭,這類聲音被稱為「白噪音」了。

*眼仔"碌碌"的寶寶,你看見爸媽嗎?
見到BB亮晶晶的眼,別以為BB能清楚看到遠近的世界,原來嬰兒的視覺發展是未完全成熟的。
初生BB只能清楚看見眼前約8至10吋的臉孔或物件。
抱着BB時,他/她就能清楚看到爸媽親切的臉孔了。

*為什麼BB抓不到玩具?
初生時,BB手臂伸展未控制得宜,指抓也未成熟,所以,家長可發現BB有「看到但捉不到」的情況。
約2個月左右,BB便嘗試做更多抓握動作。
據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 指出嬰兒約2歲才能完成手眼協調及準確視距概念的發展。
可能,抓住物件看似是輕而易舉的事;其實,這是須要腦部、視覺神經、空間距離概念及小手肌肉的配合,再加上反復的練習,才能把物件準確地抓住。

*家長可怎樣鍛練BB手眼協調呢?
首先,提供足夠的營養素來幫助腦部和視網膜的發展是必需的,如DHA和Lutein。
另外,家長可與BB多玩物件追蹤遊戲來鍛鍊眼球肌肉;給予BB多看對比色強烈的玩具或床上吊飾來刺激視覺。
還有,玩些拋接小豆袋的遊戲,皆可鍛練BB手眼協調。
最後,家長們與BB多郊遊,多看青葱樹木及遠景,一起共行成長路。

資料來源:
美國雅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