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2015年12月19日:七妙招!終止孩子鬧脾氣

七妙招!終止孩子鬧脾氣

媽媽經 發表於2014-05-29

發脾氣屬於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孩子也不例外。
兩歲到四歲的孩子,發脾氣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即使是最溫順的孩子有時也會發脾氣,但是孩子經常發脾氣,則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穩定的情緒,也不利於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

孩子為什麼愛發脾氣呢?
當孩子到了兩周歲的時候,假如他遇到了不開心的事,他會採取「暴力」行為——揮起小拳頭打人;有時則會接二連三地往地上扔玩具,父母剛撿起來還沒等轉身就被孩子再次扔到了地上……
這些舉動表明孩子已經在有意識地捍衛自己,正在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孩子們開始具有獨立的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這正是孩子成長的的信號,只是有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有的表現得不明顯。
最新研究表明,飲食中含鈣量過少、含糖量過多、B族維生素缺乏、維生素C缺乏都會造成孩子情緒亢奮不穩定。
孩子一、兩歲的時候,身體在發生變化,所以飲食結構也要隨之調整。
如果飲食中營養元素的含量跟不上孩子的成長腳步,也許會造成孩子愛發脾氣。
有的孩子喜歡打人、摔東西可能並不是內心有多強悍,或是想要炫耀自己的武力,他只是很迫切地想要與別人交流,無奈表達能力有限,就只能通過「異類」的行為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隨著孩子生理、心理的不斷發育,他們開始接觸更多的事物,但是他們對這些事物還存在認識的盲區,凡事都喜歡憑著自己的情緒來參與,所以當孩子受挫時就會很自然地就通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瞭解了孩子喜歡發脾氣的原因,父母們就需要好好學習下應對妙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給孩子提供「生氣玩具」以發洩不良情緒
當孩子生氣發脾氣時,給他買一個毛絨玩具或者一個充氣娃娃等作為「生氣玩具」,他可以擊打這些玩具來發洩自己的不滿。
如果沒有合適的「生氣玩具」,可以給他一個枕頭,讓他擊打這個枕頭來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
在孩子發洩的過程中,他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生氣玩具」上,還耗費了一定的體力,這樣他不僅會忘了生氣這件事,也沒有精力去糾結了。

二、盡可能不要和孩子對吵
當孩子發脾氣時,沒有耐心的父母會覺得很煩,和孩子對吵,想用這種辦法讓孩子屈服。
這其實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父母用這種方式對待孩子不僅不會讓他們停止發脾氣,還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覺得父母不理解他們,從而使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強——發更大的脾氣。
所以,每當這時,父母要比平常更有耐心,儘量不要和孩子對嚷,弄清楚他發脾氣的原因後,再進行說服教育。

三、冷淡對待孩子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並不是一件天大的事,他想用這種方法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應該理解,但是不能放大這件事,應該冷淡對待,可以不予理睬,讓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任其發展,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父母並不吃他這一套,也就會有所收斂。
但是要掌握好「冷處理」的時間,最好在冷淡過後,給孩子一個臺階下,或者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向他講明道理。

四、不要因為孩子的脾氣改變原則
孩子往往喜歡用發脾氣來要脅父母,以達到他的目的。
如果父母讓步的話,在孩子面前表現得低三下四、畏首畏腳,或者是出於憐憫、同情、嬌慣而屈從,最後以無條件地滿足相妥協,這實際上是縱容,強化了孩子發脾氣的不良行為。
長此以往,孩子的脾氣就有可能越來越壞,人也會變得越來越粗暴、任性,成為一個要脅父母的行家,因此父母千萬不要被孩子的脾氣所要脅,而應採取其他方式消除孩子的脾氣。

五、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
想要根治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家長就要告訴孩子怎樣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讓他正確認識自己的各種情緒;有時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體會別人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進而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教孩子認同自己,樂觀面對生活,讓他有自信、有安全感,如果有什麼不良情緒,可以適當發洩,但不能無理取鬧。

六、轉換心情,化解孩子無法控制的小脾氣
當孩子大發脾氣的時候,最好不要跟他硬碰硬,可以考慮讓他做些別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就是一個簡便可行的方法。
給孩子念他喜歡聽的故事,陪他看他喜歡看的動畫片,帶他去逛遊樂園……這些都能讓孩子投入到另一件事或者新的環境中,從而忘了生氣的事情。

七、計時隔離,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
當一個學齡前兒童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待在孩子能看到你的地方繼續正常的活動,但不搭理他。
對於一個大一點的孩子,規定在他平靜下來之前必須回到自己的房間,當他發脾氣時,告訴他到自己房間去,但不是以教訓、威脅或者爭吵的口氣。
這種方法可以讓孩子很快冷靜下來,進行自我反省,以後再犯的幾率也會減少。
發脾氣是人正常的情感表達,大人都時常如此,更何況小孩子了。
所以當寶寶愛發脾氣時,家長們不要再嫌煩、驚慌失措了,試試小編推薦的這幾招,也許你的孩子就會變成和氣寶寶了呢!

資料來源:
http://mamaclub.com/learn/7%E5%A6%99%E6%8B%9B%E7%B5%82%E6%AD%A2-%E5%AD%A9%E5%AD%90%E9%AC%A7%E8%84%BE%E6%B0%A3/



2015年12月19日:女孩們的行李清單,如何在1小時內打包好行李

。女孩們的行李清單。如何在1小時內打包好行李。
-2014-08-05,13:45

繼上次的「背包客的背包該如何選擇」後,這次要來教大家多年來旅行經驗是如何帶東西及打包行李,尤其是女生們需求的東西又比較多,常常打包到一半就超重或過多,看完這篇你會開始知道如何帶最低限度的東西,開心的去旅行


首先是最重要的衣物,上衣、褲子、內衣褲、襪子各三套,bikiini、草帽、圍巾、小洋裝各一,衣物帶三件可以輪替,避免沒乾,帽子和圍巾可以拿來遮陽,順便替造型加分一下,雖然背包客要求簡單,但是可以帶一件小洋裝,因為有可能旅行中會有當地人邀請你去派對,這時剛好可以派上用場,大家一定在想我準備的東西只適用去個5~10天的旅行或是熱帶國家地區,但是在澳洲旅行時,我從均溫40度的烏魯魯到南邊均溫10度的塔斯馬尼亞,主要只帶著這些,最多再加上一件羽絨外套或是上衣可換長袖一件,


接著是日常生活用品類,女生的東西不像男生只要一罐就可以洗全身、擦全身,但是愈艱難的環境愈可以發現你的潛能,我是一個很喜歡利用收納包分門別類東西的人,因為才不會包包或是行李一打開,找不到東西像是八爪章魚在那裡翻來翻去,

盥洗包裡放著平常梳洗用的東西,利用旅行用的小罐子裝著輕巧又方便,保養品可以帶一大罐擦全身,或是帶贈品用的那種小罐裝也很方便,背包客也是可以愛美一下的,所以化妝包帶著最簡單的防曬、粉底及重要的眼線筆,讓你簡單又時尚!!!

最後是雜貨用,裡面放滿了各種藥品,國外看醫生可是很貴人的啊!!!
還有指甲剪也很重要,有時出去旅行的時間太長,超過一個月以上,裡面的小剪刀都用的到,還可以放針線、瑞士刀…等等,善用收納袋不僅可以輕鬆的幫你把東西分門別類,更可以快速的找到你想要的物品,大家一定要學起來喔!!!


盥洗包一定要選這種有掛勾的,不然國外有許多青年旅館洗澡間都只有一個勾子,這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喔!


包包的部分除了行李箱或是後背包外(看個人選擇),另外隨身的包不建議帶後背包,因為大家都知道治安較差的國家,東西很容易被扒,所以帶可以肩背或斜背的是最實用,中間的黑色小包可以拿來裝錢,或是有時不想帶大包出門,也可以只帶這個黑色小包,裝些必需品即可,鞋子通常腳上穿一雙,再外帶一雙夾腳托就夠你走遍天下囉!!!

隨身包裡的東西除了護照夾外,還可以帶隻筆及筆記本,記錄旅行中發生的故事,另外太陽眼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單品


走個性路線的骷髏頭小包,裡面有三夾層,上次去捷克時,有時可以用歐元,有時只能用克朗,這時多功能夾層可以讓你付錢時絕不手忙腳亂,


護照夾內更可放信用卡、旅行支票、國際駕照…等等,大家一定在想左邊黑色那條是什麼?
話說每次逛夜市時,都會在老闆的三寸不爛之舌下,買下一堆奇怪的東西,結果百年卻又不上,女人的錢真的很好騙!!!
但是這次我真的買到了實用小物,這條帶子可以在你去到治安比較差的國家旅行時,把重要物品像是護照、錢之類的藏在衣服下,真的很實用喔!!!


最後要為大家介紹這個在網路上買的旅行5件組,可以把衣物分袋裝,這樣打開行李或包包時,也不會散落一地,或是內衣褲掉出的囧境,便宜又好用,讚啦!!!


袋子是洞洞,所以可以一眼就知道袋子裡裝的是什麼,真的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是個收納達人,哈哈~

自從澳洲打工度假一開始行李帶超重,還帶了一堆用不太到的東西之後,又加上背包客常常在移動時很辛苦,之後旅行我都開始行李極簡化,這時才意識到原來人的需求是可以這麼少的,每次朋友出國旅行都要在一星期前開始整理行李,我都只要在前一天花個1小時就可以打包好所有東西,希望今天的介紹對各位有幫助!

資料來源: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264118



2015年12月19日:10個新手媽媽才明白嘅怪行為

哈哈,睇完以下既文章,我都中左1、2、4、6、7、8、9、10。

----------
10個新手媽媽才明白嘅怪行為

【on.cc東網專訊】

做了阿媽,會覺得自己BB非常趣致、極之可愛、世上無人能及,笑容最迷死人,連便便都是香的,自自然然發展出一套「別人覺得古怪、但阿媽一定會明」的怪行為。以下10個行為,「你懂的」佔多少個呢?

1.拎住包屎片研究:屙多屙少、軟身硬身、顏色變化,都是反映BB健康的重要指標。

2.鍾意聞BB頸仔或手仔:寶寶身上的味道最好聞,溝埋汗水後氣味更濃烈,即使「酸酸餿餿」也覺香。

3.猛搓寶寶個頭:搓多啲,頭仔圓圓唔怕瞓扁。

4.把BB腳掌放入自己個口:圓圓腳趾像提子,肥掌肉厚,的的骰骰至啱口型。

5.咬寶寶PatPat或大髀仔:最肥美多肉的兩個位置,滑滑嫩嫩,忍到唔咬至出奇!

6.離開BB幾秒已幻聽有喊聲:都話BB無咗我唔得,一離開佢就喊,BB、BB,媽媽返嚟嘞!

7.一晚起床無數次摸吓BB有無體溫或呼吸:捱更抵夜餵奶,最怕就是吐奶窒息或嬰兒猝死症,感覺到有生命迹象才能安心。

8.拎住手機影唔厭:寶寶點影都咁可愛,而且唔影多幾張,點放FB、IG「炫娃」同呃Like?

9.好舊嘅兒歌都拎番嚟唱:媽媽的歌聲是最好的安撫劑,把以前聽過的兒歌一一唱番出嚟(主要是新的兒歌未聽過)。

10.一齊照鏡搵出BB最似自己嘅地方:寶寶有晒自己的優良遺傳,就算唔似我,都一定唔可以似爺爺嫲嫲。

資料來源:
http://hk.on.cc/hk/bkn/cnt/lifestyle/20151115/mobile/bkn-20151115130244690-1115_00982_001.html?section=all



2015年12月19日:不要阻止幫助孩子成長的8大「壞習慣」

不要阻止幫助孩子成長的8大「壞習慣」

很多大人喜歡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寶寶的一些“壞習慣”,並試圖去阻止和改掉。
專家指出,寶寶的一些舉動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呢!
寶寶一天天長大著,從第一次發音模糊地叫出爸爸媽媽,到自己拿湯匙吃飯,從天天躺搖籃到匍匐前進,這一點一滴的進步都給家人帶來無比的喜悅。
然而,隨之而來的“壞習慣”也讓媽媽們苦惱不已。
專家提醒家長,有些習慣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媽媽只需引導即可。

1.亂“吃”東西
1歲以內的寶寶都喜歡把能夠抓到的東西放到嘴裡“嚐嚐”,大人覺得很不衛生,通常都要把東西從寶寶嘴邊拿掉,甚至還會喝斥“不許吃,髒!”其實錯的是大人,而不是寶寶。
12個月以前,寶寶感知世界的開始就是他們的小嘴,大人千萬不要強行阻止。

2.越大越怕生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6個月以前誰抱都高興,可是六個月以後卻越來越怕生。
家裡來了客人或換個環境就不開心,甚至大哭大鬧,這讓爸爸媽媽很是尷尬:“怎麼寶寶越大越沒出息了呢?”事實上,“怕生”是一種成長現象。
六個月以上的嬰兒已經開始會區分親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寶寶在腦子裡檢索不到眼前這個陌生人的形象,就會感到不安:“這個傢伙是誰?”不要強逼著寶寶給不熟悉的人打招呼,這會讓他更害怕。

3.讓人頭疼的“搬運工”
寶寶長到一歲多時,可以滿地亂爬亂走,不少爸爸媽媽開始頭疼了:小傢伙特喜歡搬東西,只要能拖得動的東西,就會從這頭搬到那頭,又從那頭搬到這頭,忙得滿頭大汗卻樂此不疲。
甚至經常有時候,你找不到你隨時會用到的小物件,因為它被寶寶無意的“藏”起來了。
其實,爸爸媽媽完全不必為此煩惱,當寶寶發現許多東西會因他的努力而發生改變時,就會很有成就感。
你要做的就是經常來整理家裡的物品,同時滿足寶寶的搬運需求和你找到自己東西的需求。

4.到處亂爬
在地上爬來爬去多髒啊!媽媽們一般不喜歡讓寶寶在地上亂爬。
但爬行是寶寶行走的第一步,而且爬行還能加強寶寶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協調,能較早地讓寶寶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認知能力的發育。
很多已經會走的寶寶,也會突然爬下來看世界,對於陌生的環境,除了畏懼感,寶寶也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通過自己動手去探索、認識和了解世界,自娛自樂。

5.亂扔東西
東西扔到地上,或是嘩嘩地倒掉,這是孩子們特別喜歡做的事情之一。
把倒掉的東西重新放回桶裡,接著再倒。
這樣反覆玩,孩子們會感覺非常開心。
你把玩具遞給寶寶,他看都不看就扔到地上。
你撿起來,他再扔。
有時候寶寶抓到什麼都扔,水杯、湯匙、飯碗……扔東西其實是一種“嬰兒遊戲”。
寶寶在不斷重複的遊戲動作中,強化了對各種物體、環境的認識,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為日後的認知發展打基礎。
“扔”和“撿”之間的眼神交流、身體接觸,滿足了寶寶的情感需求與情緒發展,親子關係得到進一步強化。

6.用手抓飯
一歲左右的寶寶經常用手抓飯吃,或者是寶寶會使用勺子、筷子的時候,還不小心把食物灑在桌子上或地板上時,孩子往往會用手去摸、去捏、去抓這些食物。
很多家長會立即制止這種“不規矩”的行為。
其實寶寶用手抓飯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食物的熟悉度,逐漸培養他們對食物的興趣,還能避免寶寶長大後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這是孩子想了解食物質感的一種方式,你不要生氣地加以製止。
吃飯和讀書都是需要慢慢培養興趣的,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接觸食物的顏色、形狀和特質吧。

7.吃手指
寶寶四五個月的時候喜歡吮吸手指,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孩子是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認知事物、感知世界的。
吃手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一種心理需求和行為,是寶寶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
在正常發育情況下,寶寶不會養成吃手的習慣,家長不必擔心,也無需設法阻止。
強硬地制止孩子吃手,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後容易焦慮、發脾氣,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8.愛玩衛生紙捲
當寶寶逐漸長大,你發現他開始喜歡拆東西,通常喜歡把捲好的線軸或磁帶解開,再重新卷好。
其實這對鍛煉孩子的小肌肉很有好處。
很多媽媽說,孩子特別愛玩衛生紙捲,道理也是一樣的。

資料來源:
http://b.babyface.hk/h/growth/189-%E4%B8%8D%E8%A6%81%E9%98%BB%E6%AD%A2%E5%B9%AB%E5%8A%A9%E5%AD%A9%E5%AD%90%E6%88%90%E9%95%B7%E7%9A%848%E5%A4%A7%E5%A3%9E%E7%BF%92%E6%85%A3.html



2015年12月19日: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就讀一讀:《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就讀一讀:《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
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原來夜裏的微風這麼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
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感悟: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裏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送給所有正處於忙碌中的爸爸媽媽們。

資料來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Q3NjM5Mw==&mid=205908117&idx=2&sn=1f5da394677b58fa799d983636d6f314#rd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2015年11月13日:皮紋檢測報告@Think思想

11月7日參加左羊咩女504既半歲生日會,認識唔少家長同BB。
離開前派左啲小禮物俾我,其中1份係關於皮紋檢測報告既單張。
有少少印象我表妹個仔曾經做過類似測試,得出黎既結果係好準確。
只係用小朋友既手指模就得出佢個人性格、潛能、志向……,好神奇,好想去試下。

資料來源:
www.thinkplus.com.hk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2015年11月11日:雪印思敏兒建議轉奶表+朱古力牛奶鬆餅

雪印思敏兒建議轉奶表


朱古力牛奶鬆餅


資料來源:
雪印單張



2015年11月11日:離乳期小百科+營養食譜@美素佳兒

離乳期小百科+營養食譜@美素佳兒

呢本書仔好吸引,因為係講用奶米粉配搭唔同食物,等BB嘗試食新款食物。

美素佳兒奶米粉營養食譜

【健康腸道】-14

*美素佳兒木瓜奶米糊-16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木瓜-1/2個
做法:
1.蒸12分鐘至熟,去皮去核後壓成木瓜蓉。
2.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木瓜蓉拌勻即可食用。

*美素佳兒青豆紅蘿蔔奶米糊-18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急凍青豆-1湯匙
紅蘿蔔-1湯匙
做法:
1.紅蘿蔔去皮切粒,和青豆一起蒸12分鐘,趁熱壓成蓉。
2.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青豆紅蘿蔔蓉拌勻即可食用。

【骨骼及牙齒】-20

*美素佳兒南瓜奶米糊-22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南瓜蓉-2湯匙
做法:
1.南瓜去皮去核,蒸12分鐘,熟後壓成南瓜蓉。
2.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南瓜蓉拌勻即可食用。

*美素佳兒西蘭花奶米糊-24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西蘭花(只要花,不要莖)-1/2杯
做法:
1.西蘭花用水灼熟再用攪拌機攪成蓉。
2.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西蘭花蓉拌勻即可食用。

【腦部發展】-26

*美素佳兒三文魚蕃茄奶米糊-28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三文魚柳-1/4杯
蕃茄-1湯匙
做法:
1.三文魚去皮去骨,切粒。
2.蕃茄去皮去核,切粒。
3.三文魚和蕃茄蒸8分鐘至熟,以攪拌機攪成蓉。
4.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魚茄蓉拌勻即可食用。

*美素佳兒牛油果蛋黃奶米糊-30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牛油果-1/4杯
雞蛋黃-1個
做法:
1.牛油果蒸8分鐘至軟身後,去皮去核壓成蓉。
2.雞蛋用水煮熟,取出蛋黃壓成蓉。
3.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牛油果蓉及蛋黃蓉拌勻即可食用。

【肌肉發展】-32

*美素佳兒蘋果提子奶米糊-34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蘋果-2安士
提子乾-1湯匙
做法:
1.蘋果去皮去核,切成細粒狀,蒸8分鐘至軟身。
2.將提子乾和蘋果粒用攪拌機攪成蓉。
3.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提子蘋果蓉拌勻即可食用。

*美素佳兒紅蘿蔔吞拿魚奶米糊-36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吞拿魚柳-1湯匙
紅蘿蔔-2湯匙
做法:
1.紅蘿蔔去皮,切粒。
2.吞拿魚去皮去骨,切粒。
3.紅蘿蔔和吞拿魚一起蒸8分鐘至軟身,趁熱壓成蓉。
4.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吞拿魚紅蘿蔔蓉拌勻即可食用。

【提供能量】-38

*美素佳兒香蕉奶米糊-40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香蕉-1/2隻
做法:
1.香蕉去皮蒸8分鐘,熟後壓成蓉。
2.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香蕉蓉拌勻即可食用。

*美素佳兒雞蓉蕃薯奶米糊-42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暖水-200毫升
鮮雞肉-1/4杯
蕃薯-1湯匙
做法:
1.蕃薯去皮,切粒。
2.雞肉去皮切碎,和蕃薯一起蒸12分鐘,熟後連蒸雞汁將蕃薯壓成蓉。
3.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雞肉蕃薯蓉拌勻即可食用。

寶寶餐單:
年齡
6個月
7-8個月
9-11個月
12個月或以上
早餐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半碗穀物早餐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小食
*1-2湯匙果汁
(蘋果/啤梨)
*2湯匙果汁
*生果或蔬菜蓉
(蘋果/香蕉/南瓜/蕃薯)
*蒸軟的去皮生果粒
(蘋果/香蕉/啤梨)
*100-120毫升果汁或
半個生果
午餐
*半碗美素佳兒奶米糊
*1-2湯匙蔬菜蓉
*清水
*半碗美素佳兒奶米糊
*-1湯匙魚/肉蓉
*1-2湯匙蔬菜蓉
*清水
*-1碗美素佳兒奶米糊/粥仔
*1湯匙肉碎
*2湯匙蔬菜粒
*清水
*1碗飯/粉麵/薯類
*1-2湯匙肉粒
*4湯匙蔬菜粒
*清水
下午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小食
*100毫升1:1稀釋的果汁或
1-2湯匙自製生果汁
*100毫升1:1稀釋的果汁或
1湯匙生果蓉
*1/4碗水果粒/
蔬菜條/去皮全麥多士條/
嬰兒餅乾
*美素佳兒奶米糊/
去皮全麥多士/
嬰兒餅乾/
芝士條/乳酪
晚餐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半碗米糊
*-1湯匙魚/肉蓉
*1-2湯匙蔬菜蓉
*清水
*-1碗米糊/粥仔
*1湯匙肉碎
*2湯匙蔬菜粒
*清水
*1碗飯/粉麵/薯類
*1-2湯匙肉粒
*4湯匙蔬菜粒
*清水
睡前
小食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6安士
母乳或配方奶


























資料來源:
離乳期小百科+營養食譜@美素佳兒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2015年11月10日:美素佳兒-為寶寶選擇第一口糊仔

【為甚麼要引入固體食物?】
註冊營養師詹兆洲
註冊營養師詹兆洲指出從成長及營養角度來說,進食固體食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寶寶有足夠的營養去維持健康成長,讓寶寶適應日後的飲食習慣。
寶寶身體中的鐵質儲備大約於六個月便消耗無幾,基於這個因素之下,世界衛生組織的幼兒餵哺指引建議由六個月起開始為寶寶引入固體食物。

【何時開始食固體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由六個月起開始為寶寶引入固體食物,但由於每個寶寶的成長進度不一,就如學行一樣,並沒有所謂的標準。
一般來說,於建議期前後開始引入固體食物都屬正常。
建議父母要放鬆心情,切勿比較,不用怕追不上進度而感氣餒或強迫寶寶進食固體食物。
父母可留意寶寶有否出現以下適合引入固體食物的發展特徵:
-頭頸能夠自行挺直
-開始不斷流口水
-有口水積存在口舌底及下顎中
-懂得用嘴含著小匙羮
如果寶寶用舌頭頂開匙羮或將頭擰開,代表寶寶還未準備好,可待約一星期後再嘗試。

【引入固體食物小貼士】
-環境準備
*準備一個固定的位置及座位,培養寶寶進餐的習慣及氣氛
*座位必須安全及舒適,如高餐椅或活動嬰兒餐椅等
*寶寶的座位高度需與父母同一水平,讓父母看到寶寶的表情和反應,有助互動及溝通
*避免電視及玩具等騷擾,讓寶寶能專心進食,同時培養日後用餐時的良好習慣
-心理準備
*選擇寶寶精神充足及心情輕鬆的時間嘗試固體食物,如剛睡醒的時間,較容易接受新食物
*進餐前向寶寶預告引入固體食物,先讓寶寶完成一套固定動作,如洗手、圍上口水肩等,之後用熟悉的聲音告知寶寶將要嘗試新食物,再將少量食物放在他的嘴唇上,讓寶寶作好心理預備
*進餐時應保持愉快的氣氛,讓寶寶享受進餐樂趣,勿將餐桌變為親子的戰場或角力的地方
*寶寶進餐時哭及吐是正常反應,因為固體食物無論味道、氣味、質感等對寶寶來說都是陌生的新嘗試,可能會帶來不安的情緒
*保持耐心,先安撫寶寶情緒,再不斷重覆的嘗試餵食。每種食物可以連續嘗試六至八餐為一循環。如未能適應,可在五天後再嘗試

【餵食知多啲:要讓寶寶盡情體驗食物】
*除了預備餵給寶寶的一份食物外,多預備一份較少的食物給寶寶體驗
*讓寶寶盡情用手去體驗食物,幫助寶寶學習及訓練手眼協調
*如果寶寶被食物弄髒了嘴臉,不要緊也不用急著幫寶寶清理,只需確保寶寶放進口的食物是衛生就可以了

【蘋果提子奶米糊】
材料:
美素佳兒奶米粉-6湯匙
蘋果-2安士
暖水-200毫升
提子乾-1湯匙
做法:
1.蘋果去皮去核,切成細粒狀,蒸8分鐘至軟身。
2.將提子乾和蘋果粒用攪拌機攪成蓉。
3.以暖水把美素佳兒奶米粉開成奶米糊,加入提子蘋果蓉拌勻即可食用。

觀看更多食譜,立刻動手製作感動滋味:cereal.friso.com.hk

資料來源:
美素佳兒-為寶寶選擇第一口糊仔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