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20180226:BB外遊藥包@SundayKiss

20180226:BB外遊藥包@SundayKiss

琴日去朋友屋企團拜時,講開佢地1家將會帶個1歲多既小朋友係6月時去日本旅行,問我地上年帶羊咩女去旅行時,帶左啲咩過去,同埋有無準備啲「平安藥」。

回想起上年,由決定日子去旅行,買機票,到出發,前後唔夠1星期。
我地準備羊咩女既野仲多過自己野,怕佢要面對7日既陌生環境唔慣,會大喊或扭計。
物品同用品都帶齊,偏偏無準備藥品,幸好多日來大家都無水土不服。

今日遇上呢篇「BB外遊藥包」文章,等大家可以參考下。

資料來源:
https://www.sundaykiss.com/%E8%82%B2%E5%85%92/bb%E5%A4%96%E9%81%8A%E8%97%A5%E5%8C%85-%E6%97%85%E8%A1%8C/17/

--------------------

BB外遊藥包 C。Jの 帶著小B去旅行。外遊必備。小藥包及清單(含連結)

今次已經係第三次帶著小B去旅行,
隨著小JM既長大,要帶既隨身物開始已經慢慢變得少左。
出街都變得輕鬆左,之但係去旅行又會係另一回事,
媽媽都總會擔心「帶唔夠」或者「帶漏左」!

為左避免「帶唔夠」或者「帶漏左」既情況,
所以我之前已經整左一份幫BB旅行用品清單
大家只要Click呢度就可以下載架啦。

BB外遊藥包

今次同以往有少少唔同,
唔講衫、褲、鞋、襪,
唔講用品,唔講食物,
我地講 - BB外遊藥包!

好多時旅行我地都會諗起要執啲咩衫、咩用品咁,
少不免就會忽略左要帶一個小小既「平安藥包」來傍身。
你要知道,當人在外地而又一個唔好彩病病豬既話都真係幾慘架,
又要唔知邊度有醫生,又要怕醫藥費用貴,

所以帶備定一個小小既「平安藥包」用來看門口都係必須既,
俗語都有話: 防範於未然 呀嘛~
特別係帶著小B去旅行,我地更加要為小B預早拎定啲旅行用既平安藥。

小B用平安藥:
通常去旅行前我地都會帶小JM見一見家庭醫,
叫醫生為小JM開定一啲「平安藥」帶去旅行,
以備不時之需,當然最理想就緊係唔需要用到啦,
真係touchwood,有需要用起上來個陣都唔會擔心搵唔到醫生先啦嘛。

我地既家庭醫生多數會開以下呢幾種藥:
鼻水鼻塞
止咳化痰
止嘔
止痾
退燒
BB外遊藥包

大人用平安藥:
BB外遊藥包

1.)感冒藥:
同地區會有日夜溫差轉變,
而且又係冷氣地方出入,少不免就會好容易患上傷風感冒,
所以帶定以備不時之需。

溫馨小提示:
-要多注意保暖,以防溫差變化
-要多喝暖水,保充水份,滋潤喉嚨
咁就萬無一失啦!

2.)腸胃藥:
小JM媽我的確好需要帶備腸胃藥,
因為本身都係屬於腸胃較易過敏既體質。
特別係旅行/出遠門個陣,如果遇上腸胃不適都真係幾辛苦架。
有腸胃藥旁身就可以係不適個陣稍作舒緩。

溫馨小提示:
-要小心注意飲食,清潔衛生
-切忌食得太飽、太油膩,以免食滯

3.)止痛藥:
止痛藥都算係必備期用藥之一,
對於頭痛、肚痛、胃痛、生理期痛等,都可以起到一定既舒緩作用。

溫馨小提示:
-有需要的話可以再額外帶食開既胃藥都可以
-要注意休息,免得因為外遊而忘卻休息而影響精神

4.)備用外用藥/用品:
出去玩都點唔少得以下既安全藥品/用品,以備不時之需:
消毒棉
棉花棒
藥水膠布
防蚊止痕膏
藥油
BB外遊藥包

就算一不小心整親、跌傷、擦傷都可以即時消毒,避免受到細菌感染嘛。
去旅行要安心又放心咁玩無難度,
帶備平安藥包就可以無憂咁盡情食、盡情玩啦!
BB外遊藥包

只需要將藥物放入一個小盒度,就可以輕鬆放心外遊。

----------
BB 旅行用品CHECKLIST
證件類: 
兒童身份證
護照
入境簽證(有需要)
隨行物品類: 
BABY Food & Drinks
濕紙巾
尿片少量 及 換片墊
餐具及食物剪
奶咀
奶樽 / 水樽
玩具
* 如有3歲或以下嬰幼兒同行可帶上機喔!
衣物類: 



外套

 (多幾套後備)






沖涼大毛巾
口水肩 及 紗巾 (各數條)
睡衣
*鞋仔一對著住就okay啦!
用品/用具: 
奶樽清潔液及清潔刷
熱水壼/保溫壺
餐具及食物剪
圍兜(飯衣)
備用濕紙巾
尿片少量
嬰兒沐浴露
椅墊(In case飯店無Baby chair)
其他: 
平安藥 (出發前去搵兒科醫生開)
膠布
防曬用品
消毒紙/噴
防蚊用品、止痕用品
嬰兒車
Hip Seat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20180220:How to: I Love U Baby

20180220:How to: I Love U Baby

用「I Love U」幫BB做肚仔按摩。


資料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lohZxI0GE&feature=youtu.be



20180220:淮山栗子健脾湯 (建議在恢復期飲用)@媽媽谷

20180220:淮山栗子健脾湯 (建議在恢復期飲用)@媽媽谷

淮山栗子健脾湯 (兩至三人份量)

功效:
健脾補氣、養陰清熱

適合人群:
脾虛、消化不良、手足口病後

材料:
鮮鐵棍淮山60g、紅蘿蔔一條、栗子40g、排骨600g

做法︰
1. 先把栗子去殼。
2. 鮮淮山切片、紅蘿蔔洗淨去皮。
3. 排骨斬件汆水。
4. 所有材料後加水煲滾。
5. 轉細火煲至2小時。
6. 可加少許天然鹽作調味。
7. 飲用時可大火再煲10分鐘,味道更香濃。



20180220:鱷魚肉無花果川貝湯 (恢復期 / 咳嗽未清時飲用)@媽媽谷

20180220:鱷魚肉無花果川貝湯 (恢復期 / 咳嗽未清時飲用)@媽媽谷

鱷魚肉無花果川貝湯 (三至四人份量)

功效:
益氣強肺、止咳化痰

適合人群:
肺虛、咳嗽有痰、敏感咳嗽、手足口病後

材料:
正鱷魚肉乾80g(約2兩)、原色川貝6g、南北杏共20g、
百合20g、陳皮1角、無花果6粒。

備料:
西施骨(1斤)、豬展(半斤)、鹽(適量)。

做法:
1.無花果、南北杏、百合以清水浸 1 小時,洗淨待用。
2.陳皮去囊洗淨備用。
3.鱷魚肉乾剪成小塊、原色川貝洗淨。
4.西施骨汆水、瘦肉汆水,留用。
5.將以上材料放入燉盅內,注入適量熱水,隔水燉約 3 小時,鹽調味即可。



20180220:旅行所需要既證件

20180220:旅行所需要既證件

媽媽谷最近講開,去邊到旅行所需要既證件都唔同。
為左清楚了解,到最後總結係……

身份證 For 海外﹑澳門﹑內地
特區護照 For 海外﹑澳門
回港證 For 澳門﹑內地
回鄉證 For 內地

(補充去內地要特區護照+回鄉證) (或回港證+回鄉證)

資料來源:
Whatsapp@媽媽谷
https://www.gov.hk/tc/residents/immigration/control/clearance.htm

----------

出行前特別注意事項:

【在到達入境管制站前】,應謹記帶備:
• 前往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所需的有效旅遊證件;及
• 香港身份證。

【當你前往內地時】,應謹記帶備:
• 香港身份證或回港證;及
• 如果是非永久性居民,簽證身份書或其他有效旅遊證件;及
• 回鄉證或前往內地所需的有效旅遊證件。

當使用回鄉證,你應檢查回鄉證的有效日期,尤其要注意未滿十八歲者的三年期回鄉證。

【當你前往澳門時】,應謹記帶備:
• 香港身份證或回港證;及
• 如果是非永久性居民,簽證身份書或其他有效旅遊證件;及
• 前往澳門所需的有效旅遊證件。

備註:香港特區護照適用於海外旅遊,但當你在往返海外時以過境性質途經澳門,亦可使用該護照。



20180220:改變人生的25個趣味定律@媽媽谷

20180220:改變人生的25個趣味定律@媽媽谷

資料來源:
Whatsapp@媽媽谷

----------

改變人生的25個趣味定律

1、蘋果定律:如果一堆蘋果,有好有壞,你就應該先吃好的,把壞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壞的,好的也會變壞,你將永遠吃不到好的,人生亦如此。
2、快樂定律:遇事只要你往好處想你就會快樂,就像你如果掉進溝里,你都可以設想說不定剛好有一條魚鑽進你的口袋。
3、幸福定律:如果你不是總是在想自己是否是幸福的時候,你就幸福了。
4、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腳下,而有人站在山頂上,雖然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在兩人的眼裡的對方卻是同樣大小。
5、沉默定律:在爭辯的時候,最難辯倒的觀點就是沉默。
6、動力定律:動力往往來源於兩種原因,希望或絕望。
7、受辱定律:受辱時的唯一辦法就是忽視它,不能忽視它,就藐視它,如果能藐視它也不能,你就只有受辱了。
8、愚蠢定律:愚蠢大多數是在手腳或嘴比大腦行動還快地時候產生的。
9、價值定律:當你擁有某一項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種東西並不像你原來所想的那樣有價值。
10、失眠定律:開了電視睡得著,關了電視反而睡不著。
11、人生定律:一輩子一盤棋,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來的。
12、談話定律:最使人厭煩的談話有兩種,一是從來不停下來想想,另一種是從來不想停下來。
13、結局定律:有一個可怕的結局,也比沒有任何結局要好。
14、痛苦定律:死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還有比死更痛苦的東西,那就是等死。
15、慣性定律: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夠堅持不斷去加強它,它終究變成一種習慣。
16、遊戲定律:無論你保齡球打得多「菜」,每次都可能有一兩次全中,令你滿意,高興的下次再來。
17、指責定律:當用一個手指指責別人的時候,別忘了總有三個手指指向自己。
18、旅遊定律:沒有比記憶中更好的風景,所以最好不要故地重遊。
19、金錢定律:它不是萬能,但是沒有它萬萬不能。
20、危難定律:總是問題越複雜,期限就越短。
21、備份定律:學會用左手做一些事情,因為右手不是永遠都管用。
22、時間定律:一分鐘有多長?這要看,你是蹲在廁所裡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
23、尋找定律:有時候越是急著找手機,翻遍整個房間也找不見,靜下心來發一會兒呆,你就會發現手機一直就在左手裡。
24、合作定律:一個人花一個小時可以做好的事情,兩個人就要兩個小時。
25、混亂定律:如果你在遇上麻煩時,還是那樣謹小慎微,那麻煩就會變成混亂。

來源:人民網財經



20180220:「No! No! No!」

20180220:「No! No! No!」

33個月既羊咩女,前排經常講「No! No! No!」,正在煩惱佢呢個行為時,俾我遇上「佢」。

希望裡面既內容會幫到大家。

資料來源:
http://datongmom.pixnet.net/blog/post/90705864-%E3%80%8E%E8%82%B2%E5%85%92%E5%A5%BD%E6%96%87%E7%AB%A0%E5%88%86%E4%BA%AB%E3%80%8Fterrible-two%EF%BD%9E%E5%8F%AF%E6%80%95%E7%9A%84%E5%85%A9%E6%AD%B2%E5%85%92

----------

可怕的兩歲兒

可怕的兩歲兒是可忍受的

如果你有一個18個月到3歲的孩子,你可能會對“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兒”很熟悉。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且無法避免。這個階段的孩子,情緒起伏非常大,前一刻是燦爛、友好,下一刻可能是憂鬱、愛哭、“起番”、“起花”。然而,這些情緒波動,只是成長的一部分。這些變化是孩子正在了解自己的身體、感覺、衝動,以及學習使用自主權的徵兆。

好奇心強的兩歲兒,正在探索、認識這個世界。因此,他將他的大部分時間花在測試界線—包括他自己的能耐以及父母和環境給他的極限點。不幸的是,他仍然缺乏許多必要的技能以安全地完成一切事物,仍然常常需要你的保護和幫助。但當他逾越限制並且被拉回時,他並沒有太多的能力可以控制他的情緒衝動,也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表達他的憤怒和挫折,所以他往往只能靠突然爆發的哭、打、尖叫來表現。不僅常常把事情搞砸了,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兩歲時期會被形容為“Terrible twos (糟糕且可怕的兩歲兒們)”。

天使為何戴起魔鬼的面具?

一歲多的學步兒,搖搖擺擺地練習走路、模仿著媽媽說話的神情和語氣、偶爾冒出機哩咕嚕的外星文,這些情景都像個天使一樣,甜美可愛。而曾幾何時,到了兩歲左右,孩子變得超有意見,而且幾乎都是相反意見。

“Terrible Twos”的特點是對許多事情都和父母持相反意見,變成了“不要”魔鬼,也會頻繁的改變情緒和發脾氣:

.發現“不“的力量:
孩子愛說“不要“,是因為他突然發現,這個簡單的字,竟然可以用來拒絕大人的指示。在小孩心中,大人世界原來是絕對權威的,當他敢挑戰、敢嘗試碰撞原來很權威的大人世界,正是他在宣示自己的“成長”。這種“反抗期”的表現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這時候身體和動作的稍稍成熟,也使他們開始有能力反抗。

.孩子開始追求獨立:孩子開始產生自主意識,試圖建立自己的好惡、表達個人的需求、形成自己的觀點、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因此,他開始不要遵守你的決定,而要自己的選擇。這個時候孩子無法完全理解父母的意思,因而不能執行父母的意思;再加上,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完全,無法清楚的表達感覺和需求,因此會用發脾氣、尖叫、大哭來抗議他們的自主權受損。

如何減少與“可怕的兩歲兒”的親子衝突

你的孩子並不是要叛逆。他只是在試圖增長自主性,但又沒有足夠的語言技巧可以順利地表達他的意見。

有一些技巧,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抗爭:

.培養規律的作息:規律的時間吃飯和睡午覺。盡量有固定的儀式,例如睡前:(喝奶→刷牙→上廁所→換睡衣→說床前故事→熄燈睡覺)。這樣會讓孩子有依循的準則以及安全感。

.情緒緊張的孩子更易反抗:在孩子疲憊和饑餓的時候,就該讓他們休息或者吃點東西,有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環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反抗心加重。需要外出時,可以事先跟孩子說明要去哪、見什麼人、做什麼。

.父母的要求應合理:對小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地把自己的玩具給小朋友更容易。

.只提供有限的選擇:可以問“你想吃蘋果還是橘子”,而不要問”你想吃什麼呢”;不要問:“你想穿衣服嗎?”,而是給他選擇“你想穿紅襯衫還是藍襯衫?”。這可以讓你的孩子感覺到他有決定權,卻不會選到父母不能接受的,避免衝突。

.對事情設限:對於安全顧慮及反社會行為有關的事情上設限,但不要在你的孩子試圖測試他是否能衝破這些限制時感到驚訝。

.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有個地方,能盡情地探索、盡情地玩。

.做好孩子的榜樣:身教重於言教,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表達,不准孩子做的自己也不要做。

在衝突來臨時,該如何引導孩子的行為

知道何時要選擇干預,何時要選擇忽略,是你可否安然度過孩子的這個階段的關鍵。雖然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方法。父母可以依情況試試以下建議:

.改用合適的替代品或活動 (Redirection):當孩子在對著玩伴丟沙而搞得一團亂時,你可以引導他和玩伴玩丟球遊戲。這個方法可以使孩子仍然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丟擲),而你又可以把它導向正途。你孩子在房間大吼大叫時,你可以說:”在裡面大叫是會吵到別人的,但你可以到公園玩並大叫";或者你可以讓孩子聽音樂並引導他唱歌。這些都是替代品及替代活動的方式。制止孩子活動,只能讓不適當的活動停止;而替代活動可以讓孩子知道,同樣的動作可以有不同的玩法及可以讓大家都開心的結果,並可以滿足他想做的欲望。

.轉移注意力 (Distraction):有點像替代活動,轉移注意力是以其他不同類的活動讓孩子忘記他正要做的破壞舉動,轉到新的、有趣的事情上。例如你家寶貝正在扯毛巾線頭或拿貴重物品準備敲打,你另外在餐椅上擺好繪畫用具讓他畫畫。這可以讓他從事有趣的事情,但又可避免物品損壞及讓你有時間把貴重物品收好。

.忽略 (Ignoring):這個方法對父母來說可能很難,但非常有效。但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專注於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是會讓情況變糟的。譬如:兄弟姐妹之間在爭執,但沒有危險,父母應該盡量不要插手,可以讓他們在爭執中,培養出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自然後果 (Natural Consequences):有時候在安全情況下,讓孩子體驗到他所做所為的不舒服後果,可能是很有效的教導。例如“我已經提醒你要拿好你的娃娃這麼多次了,結果現在又忘記拿啦,只好讓娃娃待在奶奶家,下次去才能拿回來了”。

.處罰 (Punishment):當你的孩子已經知道因果關係時,在某些會危險的事物上,就可以使用處罰法。這裡所說的處罰並非打小孩,而是拿走他做某些事情的特權。例如“如果你一直用石頭丟別人,那就要回家了"。

.暫停活動 (Time out):在孩子突然大發脾氣、大吼大哭時,可以用暫停活動的方式。這個方法的目的是要孩子學會如何控制他自己的行為和緩和情緒,也可避免父母因此情緒失控而打小孩。可以這麼說"我知道你現在在生氣,但你現在需要先冷靜下來,媽媽才會聽你說",然後把孩子帶離哭鬧現場並帶到暫停活動的區域,讓他冷靜下來並學會控制情緒。

.不屈服,堅持他該有的常規:不論現場別人怎麼看你、難堪、孩子是如何難纏,都必須維持他應該遵守的常規。屈服只會讓你的孩子更常用發脾氣來威脅你。讓他知道,你會體諒他、接受他,但只有你才是掌控局勢的人。

.不要只告訴孩子“不”,而要告訴他正確的作法是什麼:如果遇到孩子在超市裡大吵大鬧地要買東西時,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很差,所以媽媽不能買東西給你,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先跟媽媽說”。慢慢地孩子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孩需要的是合理的規範和成長空間

當你的兩歲兒越是感覺到信心和安全感,他就越能獨立及守規矩。你可以協助他發展這些正向積極的感覺。雖然,獨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記,兩歲左右的孩子還太小,不知道行為的後果,也無法預見可能發生的危險。因此,除了保護孩子的安全外,父母還應教孩子們學習考慮他人的感受。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就要堅守原則地制定合理的限制。

在這些限制引導下,孩子會開始感受到什麼是大人會接受的、什麼不是,而這些方法成功的關鍵是父母的”一致性”。每當孩子和其他小孩玩得很融洽時;當他自己吃飯、穿衣或脫衣服而不需要你的幫助時;或者在你幫他起頭某些活動並且他自己完成時,先敘述他完成的工作並衷心的讚美他。這些成就會讓他自尊心上升,形成自我特有的做事的方法和風格,並且負面行為將會漸漸消失。

父母要保持信心和幽默感

透過學習及了解你的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發展,將讓你更容易了解並安然渡過,而避免掉過多不必要的戰鬥。一個孩子的發展需要通過幾個不同的階段,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很愉快。雖然”可怕的兩歲兒”可能是最惡名昭彰的階段,但學步兒的父母(或者所有的父母),都要很有彈性和幽默感,要對孩子所帶來讓人驚奇的混亂,能一笑置之,並了解這是對他們身心健康及成功發展的必要過程。要提醒自己:你並不孤單,天下父母都曾面對過”可怕的兩歲兒”;要相信:困難會過去的,美好的記憶會留下。

大同媽的模式,也漸漸從同2y2m+後慢慢變成“場外溝通”

每當他在外頑皮時,我都會將他帶離現場到沒人或是安靜的環境用溝通方式

執行到現在還蠻見效的,分享給大家~*

保留他自尊,尊重他......給與約束,執行常規。



20180220:流感VS普通感冒@媽媽谷

20180220:流感VS普通感冒@媽媽谷

【流感】

影響範圍:
全身

徵狀:
*高燒至攝氏38.5度或以上,可持續3-4天
*嚴重肌肉痛(以背部及腿部較明顯)
*咳嗽不止,喉嚨痛
*發冷
*嚴重嘔吐和腹瀉
*耳朵疼痛
*呼吸困難
*皮膚出疹
*痰帶有綠色
*常常沒精打采或昏昏欲睡等

【普通感冒】

影響範圍:
呼吸道局部症狀

癥狀:
*部分人會輕微發燒,可持續1-3天
*鼻塞,流鼻水
*咳嗽,喉嚨痛等


資料來源:
Whatsapp@媽媽谷



20180220:疫苗價目表@媽媽谷

20180220:疫苗價目表@媽媽谷

政府:
卡介苗
乙型肝炎
13價肺炎球菌疫苗
4合1(白喉 / 破傷風 / 百日咳 / 小兒麻痺)
水痘
麻疹 / 腮腺炎 / 德國麻疹

自費:
口服輪狀
乙型流感嚐血桿菌(Hib)
腦膜炎雙球菌結合疫苗
甲型肝炎

醫療中心:
Kinectic
香港心疫苗中心
智健
翹采
Hello Kitty Health Center
天醫
Medi Fast
教協


資料來源:
Whatsapp媽媽谷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20180214:情人節+年29

20180214:情人節+年29

今日係情人節+年29,祝大家情人節快樂!+預祝新年快樂!

前1日,入去西貢周圍逛下時,俾啲蝴蝶蘭吸左入去。

呢間店雖然無咩門面裝潢,但入面放左唔少細細盤既蝴蝶蘭+細盤桔仔,吸引到我呢啲住蝸居既人。

店主好好人,佢唔單只教我呢啲初學者點樣種蝴蝶蘭,仲唔介意我問左好多我見過而唔知叫咩名既植物名。

由於趕住返去接羊咩女,買左細盤既蝴蝶蘭就即走,無留意到間店叫咩名。
只知道佢係西貢新村牌坊附近。

︽︽︽
間店係相中既右邊,紅色的士既附近。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20180208:剪紙迎新春@《芥子園通訊》#15

20180208:剪紙迎新春@《芥子園通訊》#15

資料來源:
https://www.bayard.com.hk/blogs/news/15?utm_source=Bayard+HK&utm_campaign=1d5e304238-EMAIL_CAMPAIGN_2018_02_08&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daea25b4a-1d5e304238-120331921&mc_cid=1d5e304238&mc_eid=1ec983b8f3

-----

農曆新年裝飾家居,總少不了紅通通的傳統剪紙。那些剪紙十元八塊買回來貼上去,就好像完成了使命,細想一下,那片紙張跟你,跟孩子,好像有點疏離,看似還欠點甚麼⋯⋯

 是連繫?是個人特色?是你和孩子經歷過的痕跡?

爸爸媽媽,毌用多想。就拿幾個過氣利是封,剪幾個「春」呀,「恭喜」呀,花花心心呀,一於「以身作則」感染孩子活用剪刀,剪出生活氣息來!

要剪對稱圖案,基本來說只要把紙張對摺,再以折線為中軸畫出圖案的半邊,並加粗線條,剪出便可。熱身時可先用舊報紙、雜誌試剪,當剪出來的圖案令你滿意了,才用那成功的實驗品作紙模。另外,亦可在字模上加添形狀或把筆劃美化,創作出自己獨有的剪紙。快打印下面兩款字樣,剪出來看看喜歡哪一個!

最應節又最易成功的圖案!


 

 如想剪一串圖樣,便要先把紙張風琴式的折摺。忘記怎做?下面有溫馨的說明。


編輯熱選好玩款式

大桔圖模

 (鳴謝:吳麗萍--陳校長免費學習天地才藝班塑膠彩班義師--提供指導,修改字模。)

 爸媽玩剪紙,孩子玩甚麼?

孩子獨享——先連線、後剪紙遊戲

遊戲方法

1.打印遊戲圖;
2.以遊戲圖上的紅線為折綫把遊戲圖折摺為半;
3.連線後沿線條剪出圖案;
4.打開看吧!

你知道嗎?
順序地把線條畫下去直至完成,能提高孩子對剪紙構圖的認識,也推動了他盡快剪出來,看看結果是甚麼的興味。

孩子用剪刀,跟用筷子一樣,需要多用才純熟,不能一蹴而就。 


 



20180208:用橄欖油呵護木家具@《芥子園通訊》#15

20180208:用橄欖油呵護木家具@《芥子園通訊》#15

----------

用橄欖油呵護木家具

木家具用舊了,看起來暗沉沉的!只要用橄欖油混和一些來自大自然的材料,便可給它再添光彩!
第一步:木製家具光亮清潔液
材料:橄欖油5ml、檸檬汁125ml(約四至五個檸檬)或白醋同量、碗一隻、乾布兩塊
做法及用法:在碗內混合橄欖油和檸檬汁,製成清潔液。用乾布沾上少許清潔液並擦拭木製家具(建議在家具隱蔽位置先嘗試,看看有否影響原色);接着用另一塊乾布擦乾多餘的清潔液。
注意:如用新鮮檸檬汁,混合液只可存放雪櫃兩星期。
第二步:木製家具保養蠟
材料:橄欖油125ml、蜂蠟15g、薫衣草精油5滴(或其它有防蟲作用的精油如山雞椒)、容量約150ml的有蓋耐熱玻璃器皿、乾布兩塊
做法及用法:隔水低溫加熱融化蜂蠟,倒入橄欖油,拌勻後熄火。加入精油並再攪拌均勻,倒入玻璃器皿,待完全冷卻後方好蓋上。用乾布沾取保養蠟,以打圈放式塗擦木製家具,再用另一塊乾布擦去多餘的蠟並擦亮。
注意:天然未脫色的蜂蠟硬度較高,同時産地不同,硬度亦會有差異,製作時要視乎蠟的種類而斟量調整。
話你知:這種天然保養蠟也可用來護膚!臨睡前用來滋潤雙手吧!



20180208:流感高峰,提早放年假。

20180208:流感高峰,提早放年假。

因最近流感高峰,教育局決定幼稚園+小學提早放年假。
為左羊咩女係屋企有啲活動,所以上網搵到啲家居玩意俾佢玩下。

資料來源:
http://www.ohpama.com/105527/24parent/%E3%80%90playful-chaos%E3%80%9124%E7%A8%AE%E5%AE%B6%E8%A3%A1%E7%8E%A9%E5%BE%97%E9%96%8B%E5%BF%83%E7%9A%84%E7%8E%A9%E6%B3%95/

----------

廿四孝熱話
Oh!爸媽 > 廿四孝熱話 > 家居玩意 > 【Playful Chaos】24種家裏玩得開心的玩法...

家居玩意 2016年9月21日
【Playful Chaos】24種家裏玩得開心的玩法



(上至下,左至右)

1. 水中夾鴨仔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
2. 自製火山 ,白醋加進梳打粉,用小口瓶子效果好點 (科學實驗,因果效果)
3. 牙籤戳氣泡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
4. 衣架夾夾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
5. 溝滴顏色水(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顏色知識)
6. 擦鞋子 (自理能力提升,鍛鍊手眼協調,大肌肉)
7. 數數毛毛球 (認真能力提升,鍛鍊手眼協調,集中力)
8. 噴水畫,用Bleeding Tissue Paper染色畫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美感,因果效果)
9. 魔法牛奶,把洗潔精滴進有顏色的牛奶 (科學實驗,因果效果)
10. 雞蛋盒畫 ,利用盒的底部去畫畫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美感)
11. 叉匙分類 (認真能力提升,鍛鍊手眼協調,集中力)
12. 穿絲帶 (鍛鍊手眼協調,小肌肉集中力)
13. 冰河世紀,玩冰
14. 燈箱
15. 自製顏色水瓶
16. 鏡子和乳液
17. 粟粉
18. 麥皮(乾)
19. 水
20. 水珠
21. 凝膠粉 Gelatine
22. 瓜子樂
23. 生米樂
24. 麥皮(濕)

作者:Playful Chaos by Fiona
Website:www.playfulchaos.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playfulchaos/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20180207:冬天防靜電@香港01

20180207:冬天防靜電@香港01

最近成日俾【電】電,今日睇到篇文章係講【防靜電】,試下有無效先。

資料來源:
https://www.hk01.com/%E8%A6%AA%E5%AD%90/157545/-%E5%86%AC%E5%A4%A9%E9%98%B2%E9%9D%9C%E9%9B%BB-%E5%B9%B3%E8%A1%A1%E8%A1%80%E6%B6%B2%E9%85%B8%E9%B9%BC%E5%BA%A6-%E5%96%84%E7%94%A8%E7%94%9F%E6%B4%BB%E7%89%A9%E5%93%81-9%E5%80%8B%E6%96%B9%E6%B3%95%E9%A0%90%E9%98%B2%E9%9D%9C%E9%9B%BB

-----

【冬天防靜電】平衡血液酸鹼度 善用生活物品 9個方法預防靜電
撰文: 李欣愉 發佈日期:2018-02-06 21:00
隨著冬天而來的靜電令人十分煩惱,脫衣服、按電梯、接電話或跟人觸碰時,不時便會電你一下。其實靜電是可以預防的,以下9種方法是根據靜電的產生原理而成,大家不防逐一嘗試。
靜電是電荷在物質系統中的不平衡分布產生的現象。當兩種不同的物質相互摩擦時,電子會在物體之間發生轉移,因而摩擦起電。而衣服上的靜電則是由於乾燥、摩擦等原因累積的電荷所造成的。由此可見,要預防靜電,可通過平衡體內電荷分佈、減低乾燥及摩擦,亦可透過改變體質來避免「過電」。

維生素和酸性食物有助抗靜電

當體內靜電積聚,會令血液的酸鹼度(ph值)偏鹼性,而多進食含有維生素C、A、E及酸性食物,可中和血液的酸鹼度。而多喝水、多吃蔬果以增加皮膚彈性和保濕性的食物,亦可維持人體內電解質平衡,預防靜電產生。

很多肉類都是中度酸性。(VCG圖片)
強酸性食物:
蛋黃、乳酪、甜品、白糖、金槍魚、比目魚、奶酪、烏魚子、柴魚。

中酸性食物:
火腿、煙肉、雞肉、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鮪魚、麵包、小麥、奶油等。

弱酸性食物:
朱古力、通心粉、蔥、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章魚、泥鰍等。

此外,白色食物如白蘿蔔、高麗菜、白菜亦可以維持人體的電解質平衡,減少靜電的發生。

除了飲食,以下8個生活上的小方法亦可預防靜電,不過效果因人而異,記者今年配戴防靜電手帶後,脫衣服時已無「被電」的煩惱,大家可逐一嘗試。

1. 善用金屬物品
金屬會釋放電流,因此消除靜電。可嘗試在穿衣服前,用金屬衣架放入衣服內掃一遍;把一個金屬扣針扣在衣服內屬;又或隨身帶備一件小小的金屬物品,不時以手指碰一碰。

2. 善用柔順劑
以1:30的份量稀釋柔順劑和水及放入噴壺,然後噴在衣物內層。不過這方面有機會令皮膚接觸到柔順劑,體質敏感者或不適合使用這方法。

3. 頭髮定型噴霧可防靜電
定型噴霧是用作對抗頭髮靜電來保持造型,故此亦能防止靜電產生。在衣服前,距離半米以外噴在內層,然後立即穿衣服。

謹記錫紙不能放進乾衣機。(VCG圖片)
4. 洗衣服時添加蘇打粉、醋或錫紙球
洗衣時添加60亳升蘇打粉,可在衣服上形成屏障,預防正負電累積及吸附;完成第一階級的洗衣程序後加入60亳升白醋,再開動過水程序,醋能軟化布料,避免清洗後變得乾硬,以減少靜電積聚,不過醋和漂白劑並不能同時使用,以免產生有毒氣體;把錫紙揉成一團放進洗衣機,釋放清洗過程中產生的正負電荷,但錫紙並不能放進乾衣機。

5. 使用乾衣機時加入乾衣球
乾衣球可避免衣服變得僵硬、減少摩擦而避免產生靜電。

保持皮膚濕潤亦可避免產生靜電。(VCG圖片)
6. 保持空氣及皮膚濕潤
靜電是在乾燥的情況下產生,可嘗試使用加濕器,放一個盆栽或一杯水來增加室內濕度,又或多塗潤手霜,效果也不錯。

7. 觸摸牆壁
在按電梯、握門鎖門柄前,先碰一碰旁邊的牆壁,把體內的靜電通過牆壁釋放。

(網絡截圖)
8. 配戴防靜電手環
近年市面上推出不少防靜電的手環或飾物,只要戴上手腕,便能輕鬆除去靜電,而且價錢十分便宜。記者過往每次脫毛衣時都會被電,今年戴上手環後,不論是脫衣服、按電梯還是跟同事觸碰,都已無觸電的情況。



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20180202:港燈

20180202:港燈

*優質服務標準
*賬單及繳費方法
*保障重要設施的電力供應
*一般用電安全貼士
*電力中斷.處理指引
*服務地點及通訊






20180202:天氣轉涼6款簡易頸巾綁法@港生活

20180202:天氣轉涼6款簡易頸巾綁法@港生活

呢排天氣真係凍得好恐怖,要包到密不透風先可以出到街。
咁凍既天氣,頸巾係其中1個不可缺少。
E條Link ( https://www.facebook.com/hk.ulifestyle.com.hk/videos/1836530936391256/?hc_ref=ARROwZpd0Cp657ONEDvcE5yzFl95niOWbKP8SfRcNrLbPWEC-izT0-VJ2O4KqjVSQhQ ) 教左6款簡易頸巾既綁法,我個人鍾意第4款。
希望你地搵到自己鍾意既頸巾綁法。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hk.ulifestyle.com.hk/videos/1836530936391256/?hc_ref=ARROwZpd0Cp657ONEDvcE5yzFl95niOWbKP8SfRcNrLbPWEC-izT0-VJ2O4KqjVSQhQ